目錄
ToggleExcel 常態分布基礎知識
什麼是常態分布?
常態分布,又稱為「鐘形曲線」或高斯分布,是統計學中最常見的機率分布之一。其特徵為數據分布於平均值兩側,呈現對稱的鐘形。多數自然現象、品質數據、測驗成績等,當樣本數夠大且變異是隨機時,往往會呈現常態分布。
應用場景舉例:
– 專案管理:預估任務完成時間、分析團隊績效分布。
– 品質管理:檢查產品尺寸、重量等是否落於合理範圍。
– 人力資源:分析員工考核成績分布,判斷是否合理。
常態分布的數學特性與常見參數
常態分布主要由兩個參數決定:
– 平均值(Mean, μ):分布的中心位置。
– 標準差(Standard Deviation, σ):數據分散程度,標準差越小,曲線越陡峭。
數學公式:
常態分布的機率密度函數為:
$$
f(x) = \frac{1}{\sigma \sqrt{2\pi}} e^{-\frac{(x-\mu)^2}{2\sigma^2}}
$$
Excel 常態分布函數詳解
NORM.DIST 函數用法與參數說明
用途:計算某數值在指定常態分布下的累積機率或機率密度。
語法:
=NORM.DIST(x, mean, standard_dev, cumulative)
x
:欲計算的數值mean
:平均值standard_dev
:標準差cumulative
:TRUE為累積機率,FALSE為機率密度
實例:
假設某產品重量平均為50g,標準差為2g,想知道52g以下的累積機率:
=NORM.DIST(52, 50, 2, TRUE)
常見錯誤:
– 標準差不可為0或負數,否則出現#NUM!錯誤。
– 參數類型錯誤會顯示#VALUE!。
NORM.INV 函數用法與應用情境
用途:根據指定機率,反推出對應的數值(即逆常態分布)。
語法:
=NORM.INV(probability, mean, standard_dev)
probability
:目標累積機率(0~1)mean
:平均值standard_dev
:標準差
實例:
想知道前5%最輕的產品重量上限(平均50g,標準差2g):
=NORM.INV(0.05, 50, 2)
應用:品質管制、設定規格上下限。
NORM.S.DIST 與 NORM.S.INV 函數
NORM.S.DIST:計算標準常態分布(平均0,標準差1)的累積機率或機率密度。
=NORM.S.DIST(z, cumulative)
z
:Z分數cumulative
:TRUE為累積機率
NORM.S.INV:根據機率反推Z分數。
=NORM.S.INV(probability)
差異說明:
標準常態分布用於數據已標準化(Z分數轉換)時,便於不同資料集比較。
Excel 實作:建立與繪製常態分布圖
準備數據
方法一:手動輸入數據
適合已有原始數據(如測驗成績、產品尺寸)。
方法二:產生隨機常態分布數據
可用NORM.INV
搭配RAND()
產生模擬數據。
=NORM.INV(RAND(), 平均值, 標準差)
範例:產生100筆平均50、標準差2的隨機數據。
計算常態分布值
- 在A欄輸入數據(如40~60,間隔0.5)。
- 在B欄輸入公式:
=NORM.DIST(A2, 50, 2, FALSE)
拖曳填滿整列。
常見錯誤排解:
– 輸入範圍過小,圖形不完整。
– 參數錯誤導致#NUM!或#VALUE!。
繪製鍾形曲線圖
- 選取A、B兩欄數據。
- 點選「插入」>「散點圖」>「平滑折線散點圖」。
- 調整圖表標題、軸標籤,增強可讀性。
- 可進一步美化,如設定色彩、加上平均值標記。
圖形異常排查:
– 若圖形非鐘形,檢查數據範圍、平均值與標準差設定。
– 數據過少或分布偏斜,可能不呈現理想鐘形。
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- #NUM!錯誤:標準差不可為0或負數。
- 圖形不對稱:檢查數據是否有極端值或偏態。
- 如何判斷數據是否常態分布?
可繪製直方圖、QQ圖,或用Shapiro-Wilk檢定(需進階統計工具)。
常態分布在專案管理與工作中的應用
專案風險評估
利用常態分布分析任務完成時間,預測延遲機率,協助專案經理制定更合理的時程與資源分配。
案例:
專案團隊過往任務平均完成天數為10天,標準差2天。若想知道15天內完成的機率:
=NORM.DIST(15, 10, 2, TRUE)
品質管制與績效分析
品質管理常以常態分布檢查產品是否落於規格範圍內,或分析員工績效分布是否合理。
案例:
產品規格為48~52g,平均50g,標準差2g。計算落在規格內的比例:
=NORM.DIST(52, 50, 2, TRUE) - NORM.DIST(48, 50, 2, TRUE)
與專案管理工具結合
現代專案管理平台如Monday.com可整合Excel數據,協助團隊追蹤進度、分析風險。
適用情境:
– 需定期監控任務分布、預測瓶頸。
– 團隊需視覺化數據,快速決策。
優點:
– 自動化數據同步,減少手動錯誤。
– 團隊協作更流暢,資訊透明。
進階應用與延伸
雙尾/單尾檢定、P值、信賴區間計算
- 雙尾/單尾檢定:用於假設檢定,判斷數據是否顯著偏離平均值。
- P值計算:可用NORM.DIST計算觀察值落於某區間的機率。
- 信賴區間:結合平均值、標準差與樣本數計算。
範例:
假設平均50g,標準差2g,樣本數100,95%信賴區間:
下限:=AVERAGE(A2:A101) - 1.96*STDEV(A2:A101)/SQRT(100)
上限:=AVERAGE(A2:A101) + 1.96*STDEV(A2:A101)/SQRT(100)
Excel與Google Sheets常態分布功能比較
功能 | Excel | Google Sheets |
---|---|---|
NORM.DIST | 支援 | 支援 |
NORM.INV | 支援 | 支援 |
NORM.S.DIST | 支援 | 支援 |
NORM.S.INV | 支援 | 支援 |
圖表繪製 | 功能完整,操作直觀 | 功能類似,部分美化需手動 |
巨集/自動化 | 強大,適合進階應用 | 具備App Script,彈性高 |
雲端協作 | 需搭配OneDrive/SharePoint | 原生雲端協作,適合團隊共享 |
建議:
– 需進階分析或大量數據處理,建議用Excel。
– 強調雲端協作、多人同時編輯,可考慮Google Sheets。
常見問題FAQ
數據不是常態分布怎麼辦?
- 可考慮數據轉換(如對數轉換),或選用其他分布模型(如對數常態分布)。
- 若數據偏態嚴重,常態分布分析結果可能失真。
如何判斷數據是否符合常態分布?
- 繪製直方圖、QQ圖觀察分布形狀。
- 進行Shapiro-Wilk等統計檢定(需統計軟體)。
Excel常態分布相關錯誤訊息排解
- #NUM!:標準差為0或負數。
- #VALUE!:參數類型錯誤,檢查是否有非數值。
- 圖形異常:確認數據範圍、平均值、標準差設定正確。
結論與工具推薦
重點回顧
- 常態分布是數據分析、專案管理、品質管制的重要工具。
- Excel提供多種常態分布函數,結合圖表可視化,協助精準決策。
- 實作時應注意數據準備、參數設定與錯誤排查。
推薦專案管理工具
若需將常態分布分析融入團隊協作與專案管理,建議可結合Monday.com等平台,實現數據自動同步、視覺化追蹤與高效協作,特別適合需跨部門協作、重視數據決策的團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