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ToggleExcel 平均值公式總覽
平均值(Mean)是數據分析中最常用的統計指標之一,用於衡量一組數據的整體趨勢。在Excel中,平均值不僅用於日常報表,還廣泛應用於業績評估、考勤統計、預算分析等多種場景。與中位數(Median)、眾數(Mode)相比,平均值易受極端值影響,適合數據分布較均勻時使用。若數據有明顯異常值,則可考慮中位數或TRIMMEAN等方法。
常見應用情境:
– 專案進度平均完成天數
– 銷售團隊月均業績
– 員工出勤率平均值
– 產品品質檢驗平均分數
Excel 常用平均值公式與語法
AVERAGE 函數(基本平均值)
語法說明:
=AVERAGE(數字1, [數字2], …)
可直接選取一個或多個範圍。
實務案例:
假設A2:A7為某部門每月銷售額,計算平均值:
=AVERAGE(A2:A7)
進階應用:
– 忽略0值計算平均:
0值常被視為無效數據,若需排除,可用AVERAGEIF:
=AVERAGEIF(A2:A7, "<>0")
– 動態範圍自動擴展:
若數據行數經常變動,可用表格(Ctrl+T)或OFFSET結合COUNTA:
=AVERAGE(OFFSET(A2,0,0,COUNTA(A:A)-1,1))
常見錯誤排查:
– #DIV/0!:範圍內無數字或全為空值/0值。
– #VALUE!:參數包含錯誤格式(如文字)。
– 平均值異常偏低/高:檢查是否有隱藏行、未排除0值或異常數據。
AVERAGEIF/AVERAGEIFS 函數(條件/多條件平均值)
AVERAGEIF(單一條件)
語法:
=AVERAGEIF(範圍, 條件, [平均範圍])
案例:
A欄為部門,B欄為業績,計算「銷售部門」平均業績:
=AVERAGEIF(A2:A20, "銷售", B2:B20)
進階應用:
– 忽略0值且符合條件:
=AVERAGEIFS(B2:B20, A2:A20, "銷售", B2:B20, "<>0")
AVERAGEIFS(多條件)
語法:
=AVERAGEIFS(平均範圍, 條件範圍1, 條件1, [條件範圍2, 條件2], …)
案例:
A欄為部門,B欄為業績,C欄為年度,計算2022年銷售部門平均業績:
=AVERAGEIFS(B2:B20, A2:A20, "銷售", C2:C20, 2022)
常見錯誤與排查:
– 條件格式錯誤(如數字需無引號、文字需加引號)
– 條件範圍與平均範圍長度不一致
AVERAGEA差異說明
AVERAGEA會將邏輯值(TRUE視為1,FALSE視為0)與文字(視為0)納入計算,適合特殊情境。一般數值平均建議用AVERAGE。
加權平均值計算
計算方法:
加權平均 = (數值1 × 權重1 + 數值2 × 權重2 + …) ÷ (權重1 + 權重2 + …)
公式:
=SUMPRODUCT(數值範圍, 權重範圍) / SUM(權重範圍)
案例:
A欄為成績,B欄為比重,計算加權平均:
=SUMPRODUCT(A2:A6, B2:B6) / SUM(B2:B6)
常見應用:
– 員工績效考核(不同指標權重)
– 產品品質抽檢(不同批次樣本數)
常見錯誤排查:
– 數值與權重範圍長度不一致
– 權重總和為0導致#DIV/0!
移動平均值與趨勢分析
用途:
移動平均(Rolling Average)常用於時間序列數據,平滑短期波動,揭示長期趨勢。
公式:
以3日移動平均為例,B4輸入:
=AVERAGE(A2:A4)
然後向下拖曳自動填充。
產業應用:
– 銷售趨勢分析(每日/每週/每月)
– 生產線良率監控
– 網站流量平滑分析
圖表呈現平均線:
1. 插入折線圖或長條圖。
2. 點選數據系列,新增「趨勢線」並選擇「移動平均」。
3. 設定期數(如3、5、7)。
自動填充技巧:
將公式拖曳至所需範圍,或用表格自動擴展。
進階應用與實務案例
如何排除異常值(TRIMMEAN、手動篩選)
TRIMMEAN函數:
可排除極端高低值,提升平均值代表性。
語法:=TRIMMEAN(範圍, 百分比)
如排除上下各5%數據:=TRIMMEAN(A2:A100, 0.1)
手動篩選:
先用篩選功能排除明顯異常,再計算平均。
案例:
品質檢驗時,去除最高與最低分,計算產品平均得分。
多工作表/多區間平均值計算
三維引用:
計算多工作表同一儲存格平均:
=AVERAGE(Sheet1:Sheet5!B2)
批次區間平均:
如每月自動計算每週平均,可用OFFSET、INDEX等動態公式。
批次計算與動態範圍應用
自動批次計算:
利用表格(Ctrl+T)自動擴展範圍,或結合新函數如FILTER、SORT,快速篩選後計算平均。
例如,計算所有「已完成」狀態的任務平均工時:
=AVERAGE(FILTER(B2:B100, C2:C100="已完成"))
Excel與Google Sheets平均值公式差異
大部分語法相同,但Google Sheets支援ARRAYFORMULA等批次運算,且FILTER、QUERY等函數更靈活。
如Google Sheets批次平均:
=AVERAGE(FILTER(A2:A100, B2:B100="銷售"))
常見問題與錯誤排查(FAQ)
#DIV/0!、#VALUE!等錯誤原因與解決
- #DIV/0!:計算範圍內無有效數字或分母為0。檢查範圍或加條件過濾。
- #VALUE!:參數中有不可識別的文字或錯誤格式。檢查是否有非數字內容。
平均值計算結果異常的常見原因
- 數據中混入文字、空白或0值未排除
- 隱藏行/列仍被計算
- 條件範圍與平均範圍長度不一致
如何處理0值、空值、文字等特殊情境
- 忽略0值:
=AVERAGEIF(範圍, "<>0")
- 忽略空值: AVERAGE自動忽略空白
- 忽略文字: AVERAGE自動忽略非數字
提升效率的平均值工具推薦
若需自動化數據彙整、團隊協作或跨部門報表分析,建議可考慮專業專案管理與數據平台。例如,Monday.com與ClickUp皆支援自訂報表與平均值自動計算,適合專案進度追蹤、業績分析等場景。
如需進行PDF數據彙整或表單自動化,pdfFiller與SignNow亦能提升文件處理效率。
結語
掌握Excel平均值公式及進階應用,不僅能提升數據分析能力,更能在專案管理、團隊協作及日常工作中做出更精準的決策。建議讀者可從實際工作數據出發,練習不同平均值計算方法,並結合自動化工具,打造高效的數據處理流程。若有更複雜的需求,不妨試用如Monday.com等平台,體驗自動化報表與協作的便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