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Toggle為什麼要學會 Excel 平均數?專案管理與數據分析的實用場景
平均數是數據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標之一,能協助我們快速掌握一組數據的整體趨勢。在專案管理、團隊協作、績效評估、進度追蹤等情境下,平均數能幫助專案經理和知識工作者做出更精準的決策。例如:
- 評估團隊每週任務完成的平均進度
- 分析各部門的平均績效分數
- 計算專案階段的平均花費或工時
不過,平均數也有其限制,容易受到極端值影響,因此在實務上常需搭配中位數、眾數等指標一同參考。
Excel 計算平均數的基礎方法
1. 使用 AVERAGE 函數計算算術平均
最常用的 Excel 平均數計算方式是 AVERAGE
函數。假設你的數據位於 A1:A10,計算方式如下:
=AVERAGE(A1:A10)
這個公式會將 A1 到 A10 的所有數值相加,再除以數值的個數,得到算術平均值。
小提醒:
– 若資料中有空白或非數字內容,AVERAGE
會自動忽略。
– 若所有格子皆為空白,結果會出現錯誤(#DIV/0!)。
2. 快速自動計算平均值
Excel 也提供「自動加總」工具列,點選「平均值」即可快速計算選取範圍的平均數,適合初學者快速上手。
進階平均數計算:條件、加權與錯誤排除
1. 條件平均數(忽略特定數值)
有時你希望排除某些數值(如 0 或空白),可用 AVERAGEIF
或 AVERAGEIFS
函數:
- 忽略 0 的平均數:
=AVERAGEIF(A1:A10, "<>0")
- 多條件平均數(如同時排除 0 與空白):
=AVERAGEIFS(A1:A10, A1:A10, "<>0", A1:A10, "<>")
2. 加權平均數(Weighted Average)
若每筆資料有不同權重(如不同任務重要性),可用下列公式:
假設數值在 A1:A10,權重在 B1:B10:
=SUMPRODUCT(A1:A10, B1:B10) / SUM(B1:B10)
這個公式會將每筆數值乘以其權重後加總,再除以權重總和,得到加權平均。
3. 排除錯誤值的平均數
若數據中可能有錯誤值(如 #N/A),可用 AGGREGATE
函數:
=AGGREGATE(1, 6, A1:A10)
這裡的 1
代表平均數,6
代表忽略錯誤。
常見錯誤與排查技巧
問題情境 | 可能原因與解決方式 |
---|---|
#DIV/0! | 所有格子皆為空白或無有效數字,請確認資料 |
結果異常偏高/偏低 | 有極端值或錯誤輸入,建議檢查原始數據 |
平均數不計入空白格 | Excel 預設會忽略空白格 |
需排除特定值 | 請改用 AVERAGEIF 或 AVERAGEIFS |
欲排除錯誤值 | 請用 AGGREGATE 函數 |
平均數的應用限制與補充指標
- 極端值影響: 平均數容易被極端高/低值拉動,建議搭配中位數(
=MEDIAN(範圍)
)、眾數(=MODE(範圍)
)一同分析。 - 數據分布: 若資料分布不均,平均數可能無法反映真實狀況。
實務案例:專案管理中的平均數應用
- 專案進度追蹤: 利用平均數快速掌握多個任務的整體完成度。
- 團隊績效評估: 分析各成員的平均產出,發現潛在瓶頸。
- 成本控管: 計算各階段平均花費,及早預警預算異常。
若你需要進行更複雜的專案協作與數據整合,Monday.com 提供自動化數據彙整與視覺化報表,適合團隊協作時快速掌握平均進度;而 Notion 則適合彈性記錄與協作,讓數據整合更靈活。
進階自動化與視覺化技巧
- 條件格式:將平均數高於/低於標準的數值自動標色,便於視覺辨識。
- 樞紐分析表:快速彙整大量資料的平均值,適合跨部門或多專案數據分析。
- 圖表呈現:用折線圖、長條圖呈現平均數變化趨勢,提升報告說服力。
常見問題 Q&A
Q1:平均數與中位數有何不同?
A:平均數是總和除以個數,中位數是排序後的中間值。若資料有極端值,中位數更能反映一般狀況。
Q2:如何同時排除 0 與空白?
A:請用 AVERAGEIFS(範圍, 範圍, "<>0", 範圍, "<>")
。
Q3:加權平均適合哪些情境?
A:當各項目重要性不同(如任務權重、部門規模),用加權平均更貼近實際狀況。
系統化學習 Excel:進階課程推薦
如果你希望更全面提升 Excel 數據分析與自動化能力,Coursera 提供從基礎到進階的專業課程,適合希望系統性學習、提升職場競爭力的知識工作者與專案經理。課程涵蓋公式應用、資料視覺化、樞紐分析表等,助你在工作中得心應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