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ToggleSUMIFS函數完整解析
SUMIFS是什麼?適用情境
SUMIFS是Excel內建的多條件加總函數,能根據多個條件篩選資料並加總指定範圍的數值。相較於只能處理單一條件的SUMIF,SUMIFS特別適合在需要同時考慮多個條件(如產品、日期、地區等)的數據分析場景。
常見應用情境:
– 銷售報表:統計特定產品、區域、月份的銷售總額
– 預算控管:加總特定部門、專案、期間的花費
– 考勤統計:計算某員工在特定月份的加班時數
– 專案管理:彙總多條件下的任務工時、成本等
SUMIFS語法與參數說明
SUMIFS的基本語法如下:
SUMIFS(sum_range, criteria_range1, criteria1 [, criteria_range2, criteria2, ...])
參數 | 說明 |
---|---|
sum_range | 要加總的數值範圍 |
criteria_range1 | 第一個條件對應的範圍 |
criteria1 | 第一個條件(可為數字、文字、運算式等) |
criteria_range2, criteria2, … | 其他條件範圍與條件(可多組) |
SUMIFS支援的條件型態:
– 數字:如 100
、>500
– 文字:如 "蘋果"
、"完成"
– 日期:如 ">2023-01-01"
– 通配符:*
(任意字元)、?
(單一字元),如 "A*"
匹配所有以A開頭的文字
注意:
– 所有條件範圍(criteria_range)大小必須與sum_range一致
– 條件需以雙引號括起(如 ">100"
)
– 日期條件建議以日期格式輸入,避免格式錯誤
SUMIFS與SUMIF差異比較
功能 | SUMIF | SUMIFS |
---|---|---|
支援條件數量 | 1 | 多個 |
語法 | SUMIF(range, criteria, [sum_range]) | SUMIFS(sum_range, criteria_range1, criteria1, …) |
適用場景 | 單一條件加總 | 多條件加總 |
範例 | 加總所有「蘋果」的銷售額 | 加總「蘋果」且「地區為北區」的銷售額 |
SUMIFS實作教學
基本用法與範例(含數據表)
以下以一份銷售資料為例,說明SUMIFS的基本用法:
產品 | 數量 | 地區 | 日期 |
---|---|---|---|
蘋果 | 10 | 北區 | 2023/01/01 |
香蕉 | 8 | 南區 | 2023/01/01 |
蘋果 | 15 | 北區 | 2023/01/03 |
蘋果 | 7 | 南區 | 2023/01/03 |
範例1:加總所有「蘋果」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)
結果:10 + 15 + 7 = 32
範例2:加總「蘋果」且「地區為北區」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, C2:C5, "北區")
結果:10 + 15 = 25
範例3:加總「蘋果」且「日期大於2023/01/01」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, D2:D5, ">2023/01/01")
結果:15 + 7 = 22
多條件加總進階技巧
AND條件(同時符合多條件)
SUMIFS本身即為AND邏輯,所有條件都需同時成立。
範例:加總「蘋果」且「地區為北區」且「數量大於10」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, C2:C5, "北區", B2:B5, ">10")
結果:15
OR條件(符合任一條件)
SUMIFS不直接支援OR邏輯,可用多個SUMIFS相加達成。
範例:加總「蘋果」或「香蕉」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) + SUMIFS(B2:B5, A2:A5, "香蕉")
結果:32 + 8 = 40
區間條件
範例:加總「蘋果」且「日期介於2023/01/01至2023/01/03」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, D2:D5, ">=2023/01/01", D2:D5, "<=2023/01/03")
結果:10 + 15 + 7 = 32
通配符應用
範例:加總所有產品名稱以「蘋」開頭的數量
=SUMIFS(B2:B5, A2:A5, "蘋*")
結果:32
SUMIFS常見錯誤與排查
錯誤情境 | 可能原因與解法 |
---|---|
#VALUE! | 條件範圍與加總範圍大小不一致,請檢查範圍設定 |
結果為0 | 條件未正確設定、資料格式不符、日期格式錯誤 |
日期條件無效 | 資料格式為文字或日期格式不一致,建議統一格式 |
空值處理 | SUMIFS會忽略空值,若需特別處理可加IF判斷 |
通配符失效 | 條件需以雙引號包覆,且注意*、?用法 |
排查步驟建議:
1. 檢查加總範圍與所有條件範圍大小是否一致
2. 確認條件格式(數字、文字、日期)是否正確
3. 測試單一條件,逐步增加條件以定位問題
4. 檢查資料有無隱藏空格、格式錯誤
SUMIFS實務應用案例
銷售報表/預算/考勤等實際案例
案例1:銷售報表多條件加總
假設你需統計「北區」在「2023年1月」銷售「蘋果」的總數量:
=SUMIFS(B2:B100, A2:A100, "蘋果", C2:C100, "北區", D2:D100, ">=2023/01/01", D2:D100, "<=2023/01/31")
案例2:預算控管
統計「行銷部門」於「第一季」的總支出:
部門 | 支出 | 日期 |
---|---|---|
行銷 | 5000 | 2023/02/15 |
研發 | 8000 | 2023/03/10 |
行銷 | 4500 | 2023/03/25 |
=SUMIFS(B2:B10, A2:A10, "行銷", C2:C10, ">=2023/01/01", C2:C10, "<=2023/03/31")
案例3:考勤統計
計算「王小明」在「三月」的加班時數:
員工 | 加班時數 | 日期 |
---|---|---|
王小明 | 2 | 2023/03/05 |
李小華 | 1 | 2023/03/07 |
王小明 | 3 | 2023/03/15 |
=SUMIFS(B2:B20, A2:A20, "王小明", C2:C20, ">=2023/03/01", C2:C20, "<=2023/03/31")
SUMIFS結合其他函數的進階應用
與AVERAGEIFS、COUNTIFS結合
- AVERAGEIFS:多條件平均值
- COUNTIFS:多條件計數
範例:統計「北區」銷售「蘋果」的平均數量
=AVERAGEIFS(B2:B5, A2:A5, "蘋果", C2:C5, "北區")
範例:計算「蘋果」銷售筆數
=COUNTIFS(A2:A5, "蘋果")
配合IF、陣列公式
- 可用IF判斷條件,或結合SUMPRODUCT進行更彈性的多條件加總
- 進階用法如跨工作表、動態範圍,可結合命名範圍或OFFSET等函數
SUMIFS常見問題FAQ
SUMIFS為何回傳0或錯誤?
- 條件未正確設定(如多餘空格、格式不符)
- 條件範圍與加總範圍大小不一致
- 日期格式錯誤(建議用日期格式,勿用文字)
- 無符合條件的資料
條件可否為多值?如何用OR條件?
SUMIFS本身僅支援AND條件,若需OR條件(如「蘋果」或「香蕉」),可用多個SUMIFS相加,或用SUMPRODUCT進行陣列運算。
SUMIFS在Google Sheets的注意事項
- 語法與Excel相同
- 日期格式需留意(建議用DATE函數或標準日期格式)
- 支援動態範圍、跨工作表引用
- 若需更彈性的多條件加總,可考慮QUERY函數
結論與工具推薦
SUMIFS在專案管理與數據分析的價值
SUMIFS是數據分析、專案管理、業務報表等場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熟練運用SUMIFS,能大幅提升資料彙整、決策分析的效率,減少手動篩選與計算錯誤。
若你需要進一步提升團隊協作、專案追蹤與數據管理效率,建議可搭配Monday.com、ClickUp等專業專案管理工具,這些平台支援自訂報表、動態資料整合,讓SUMIFS等Excel技能發揮更大價值。